婷阅读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泥巴墙的记忆 > 第七章 绿色经济

第七章 绿色经济(第2/6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后面貌。并只是随行的林业局长,由县里出钱为黄茅尖购置一套榨油设备。我叔叔见机又补充了一句:“感谢领导关心我们黄茅尖,要是还有一台打米机就好了。这里吃米也很不方便,稻子成熟以后,家家户户要挑着稻谷下山,打了米以后又又要挑着大米上山”这位领导一高兴,马上又答应送一台柴油机一台打米机,说从此以后你们黄茅尖人再也不用下山打米了。

    黄龙大队的干部得知这两大喜讯,兴奋得一夜没睡好觉。他们组织干部群众连夜开会,集体研究榨油坊和大米厂建在何处最为合适。大家想过来想过去,只有黄龙小学的校舍最合适,有摆放榨油设备和打米设备的地方,有摆放稻谷的地方,有蒸茶籽的地方,最后大家意见一致,决定把办得好好的小学搬走。第二天,大队干部就为新的学校选址,花了三个多月功夫就把新学校建起来了,我们又有了新的教室。

    榨油坊和大米厂在我们上学不久就正式上马了。我父亲学习过开柴油机,因此成了打米机师傅。

    柴油机污染很大,每次一发动,黑色的烟雾就弥漫整个房间,我爸爸受不了那个刺鼻的气味,坚持了一年就申请放弃了那份工作。后来换了我的邻居继续干这个活,这个邻居也没干多久就受不了了。再找其他人,没有人愿意出来接替,最后因找不到开柴油机的师傅而让打米厂彻底下马了,那台大米机和那台柴油机成了黄茅尖的历史文物。

    榨茶设备也很落后,碾压茶籽的是一个木制的大圆盘,靠手工推动,经常出故障,茶籽碾不碎,影响了出油率。当年的油茶是丰收了,因为这套落后的榨油设备,没有带来茶油的丰收,村民们怨声载道,榨油坊在一片谴责声中被迫关闭了。

    那个领导的愿望是美好的,由于设备落后,通风措施落后,加上技术人才缺乏,黄茅尖人没有实现从此不要下山打米下山榨油的愿景。

    黄茅尖的油茶山很多,家家户户都有几块油茶林。每年秋天,黄茅尖总是阴雨连绵。收获油茶果的时候,也是黄茅尖人收获晚稻收获板栗收获红薯的时候,加上天气不好,这个季节是最辛苦的。

    每年榨出茶油以后,村民们总爱送些给山下的亲戚来分享。面对那些香喷喷的茶油,很多亲戚并不怎么感动,他们认为这些油茶树是喝露水长大的,不如他们的大米值钱。他们不知道为了那些茶油,黄茅尖人要付出多少艰辛。

    我老公唧敲打油茶果的故事,反映了黄茅尖人对油茶又爱又恨的复杂心情。一方面,我们每餐离不开茶油,从山林中收获自用的茶油这是底线,否则,自家用的茶油都得花钱买。茶油还是最好实现交易的商品,茶油丰收可以解决家里买米买肉的大问题。所以,家家户户都盼望油茶林每年都丰收。另一方面,油茶果丰收要付出的劳动也是巨大的。

    油茶树有长得很高很大的而且下面没有分枝的,我们叫它“竹篙树”。这种树往往得到更多的阳光雨露的滋润,结的油茶果特别多。我弟弟最喜欢去挑战这种树。想方设法爬上去,再抱住树冠把油茶树扳下来,我们再围过去摘。他每年都要被这种树诱惑得摔几跤。

    我读书的时候,几乎每年都要请假回家摘油茶果。在我们摘完油茶果以后,浏阳七中等学校的学生就会来摘我们没有摘完的油茶果,实在没有,还可以在油茶林里捡那些油茶果裂开以后掉下来的茶籽,学校觉得捡这些农民没有心思捡的茶籽才是最正当的,所以把学生的秋收活动称为“捡茶籽”。每年都有很多来自浏阳七中的学生驻扎在我家,用稻草打地铺,我小时候特别盼望学生们到我家来,觉得有他们在就热闹多了。久而久之,黄茅尖的人把摘油茶果也称为“捡茶籽”了。

    一九八五年下半年,我在浏阳七中六十四班读高二,属于降班性质,让我这个从未降过班的人感到特别的不适应。捡茶籽的时候我便请假回家了。正好我姑姑也请假回家捡茶籽,我们便在油茶林里相遇了。姑姑询问我的学习情况,我便唉声叹气,觉得毫无进步。姑姑便回忆起她的学习生活,她觉得降班不如进高三接受全面复习,即使考不上,再复读一年也比在高二强。我觉得姑姑讲得非常在理,马上结束捡茶籽就跑回了学校,在傅芳觉老师的极力推荐下,终于说服了班主任、教导主任,重新走进高三,就在那一年考上了大学。这次油茶林的谈话,让我终生难忘。机遇就是无处不在,如果不回去帮父母捡茶籽,如果不与姑姑相遇,我可能就在高二呆下去了。所以,捡茶籽也是有苦也有乐的。

    辛辛苦苦捡了茶籽回来,并不能马上变为茶油。家家户户都把茶球倒在地坪里嗮干。茶球堆在一起就晒不干,要拿个竹制耙子把油茶果推开,经过无数个日夜,油茶果才会逐渐爆开,露出黄黑色的茶籽来。一部分出了壳的茶籽就可以直接装进箩筐,没有出壳但已经晒干的茶球也要装进箩筐。下雨天和晚上,家家户户都在家里放一个竹蔑片编织而成的大盆子,黄茅尖人叫它“楠盆”,意思是用楠竹做出来的盆子。人们把干茶球倒进楠盆里,全家围坐在楠盆边,把茶球里的茶籽剥出来,旁边放两个箩筐,一个装茶壳,一个装茶籽。茶壳是冬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